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管道行业正加快从单一运输工具向多型能源枢纽跃迁

管道行业正加快从单一运输工具向多型能源枢纽跃迁

当前,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能源安全需求升级、工业革命持续深化的复杂背景下,作为“能源大动脉”的油气管道行业正处于“传统与新兴并存、风险与机遇交织”的关键发展阶段。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能源管道行业的发展任务。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伟分析,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攻击、地缘政治冲突、低碳转型压力、数字技术革命交织叠加,极大考验着管道行业的韧性。在此背景下,管道行业唯有加快从单一运输工具向多型能源枢纽跃迁,从钢铁身躯向智慧生命体进化,才能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与此同时,能源安全已超越国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同行,方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由之路。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何仲文认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能源转型浪潮澎湃,站在新的历史企业,管道行业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当前的管道行业应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全方位加强管道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我国能源管输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加快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规模化应用,促进以科技创新支撑能源管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管道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管道运输作为能源供应的“生命线”及交通运输系统向地下延伸的载体,以绿色、高效、安全、经济等优势,在油气、氢能、甲醇、液氨等能源介质及二氧化碳、矿物浆体等非常规介质的输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维护经济稳定的“压舱石”。未来更有望成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一环,在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中创造管道价值。“管道已成为全球能源运输的核心基础设施,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张伟说。

管道作为现代能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能源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介绍,我国能源管道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油气管道网络,为服务民生福祉和优化人员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能源管道行业布局优化、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全国一张网”日臻完善,实现了环保设施高质量发展,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灵活性日益增强。截至2024年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已达19.5万千米。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型油气管网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空白,保障了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为智能管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已在3万千米天然气管道上线运行,各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表示,近年来,我国油气管网加速建设,管网规模提升世界前列

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基本建设形成“全国一张网”,油气资源优化配置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地区等沿线国家农业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基础设施联通深度推进发展,油气管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油气管网规模将达到24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3.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4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万千米。而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合作,我国主导制定的高钢级管道技术规范或采纳清清的管道国际标准提案占比达35%,正在经历由标准执行者到制定者的转变。

促进油气管道与新能源深度融合

随着全球管道科技和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近年来为能源保供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焦方正认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转型,油气管道作为关键能源运输通道,其建设与发展备受服务。从全球范围看,北美地区、欧洲、俄罗斯以及中亚和亚太地区是全球油气管道的主要分布地。其中,北美地区建成了全球集成度最高的油气管网体系;欧洲建成了以进口管道、以区域联通管道为主的反腐系统;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油气管道有效推动本地区能源出口;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比如,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管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新突破,经中试试验验证,可较好识别管道本体损伤及应力状态,为超大口径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管道行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遵循着相同的规律

展望未来,全球油气管道建设将保持稳定增长,然而油气管道行业也面临着老旧管道改造、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等风险防控,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应对和解决。万劲松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期,能源供需格局复杂多变,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需要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管道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油气管道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推动管道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交建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执行经理张海洋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典力作——杭州湾跨海大桥以36千米的身躯冲破大海的浪头,扎根在“怒涛卷霜雪”的杭州湾上。

焦方正表示,当前,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背景下,国际管道领域呈现出三大核心趋势

一是绿色和低碳化趋势。随着《巴黎协定》的持续推进,管道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氢能管道成为欧美国家战略重点。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数字孪生、无人机巡检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管道运营模式,管道线路实施预警并实现突破。三是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根据中俄东线试验化数据显示,采用高强度钢管及配套技术有效降低成本,标准化设计理念和模块施工技术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提升了施工质量。

管道行业要实现发展业态重塑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的突破,都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眺望未来,科技创新依然是推动管道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总经理赵赏鑫介绍,全球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突破和颠覆性变革。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交汇的新格局下,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不断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管道行业亟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实现发展业态重塑。贝克休斯工艺和管道服务副总裁迈克尔·贝拉米认为,技术可以迅速发展,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善。“直径相当于1便士硬币直径的一半或比火柴还细的缺陷,可能会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迈克尔·贝拉米说。迈克尔·贝拉米认为,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赵赏鑫分析,我国管道行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是安全高效是实现管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一张网”加速建设,管道系统规模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相互跨越影响、安全要求严苛,研究对象正在从管道向管网转变,研究范式正在从“钢制管道+流体力学”向“互联管网+系统工程”“能量平台+人工智能”转变,需要从管网系统角度对安全高效进行再思考和技术重构。

二是低碳转型是打造管道行业“第二曲线”的重大机遇。“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根据预测,2060年氢气年需求量有望增至1亿吨,CCUS潜力将达到10亿吨,氢气、二氧化碳、甲醇、液氨等多种介质灵活储运将拓展管网边界,为管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战略新兴产业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三是数智引领是推动管道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的第四次供应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如何将其转化为驱动能源基础设施“智变”的强劲引擎,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关乎战略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代课题。需要以“AI+管网”等新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变革,回答好“管道行业如何走得更远”的时代之问。

参考资料:

1.管道阀门展|管道展-上海国际管道系统展览会

2.参考文章:管道行业正加快从单一运输工具向多型能源枢纽跃迁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60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荷瑞
  • infor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