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管道展,市政供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强市政供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A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市政供水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政策引领,强化市政供水管理及品质
管道展指出,近期,住建部启动了《城市供水条例》修订工作并发布了《城市供水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中提及: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积极推动《城市供水条例》(修订)等一批法律法规立法进程,推动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立法项目列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上海市发布《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品质供水的指导意见》,坚持示范引领、分类指导、一体协同、促进发展的原则,协同构建全过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末梢水水质优良,合力建设一体化高品质供水的样板示范区。重点任务包括协同推进供水系统工程提升改造、加强供水水质统一检测和考核、整体提升供水管理服务水平。
二、管网建设,夯实市政供水基础
管网建设是市政供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实时监测供水管网泄漏等参数,各地政府及供水企业高度重视管网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实例,不断提升供水系统的整体水平。
最新实例
如东营市河口区城乡市政管网综合治理及智慧化建设工程智慧管网建设项目,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三维GIS等技术手段,开展地下管网大数据中心、管网物联网监测、智慧管网综合监管、基础支撑及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河口区地下管网在线监控覆盖范围和预警能力。
三、市政供水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AI等前沿科技在市政供水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大数据技术整合多源异构数据
对供水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最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机整合,有效打破各系统间的信息壁垒。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
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与数据模型相比较,给出合理的、高效的、节能的控制方案,帮助供水企业节约成本,真正做到智慧供水。
综合AI分析模型
实现真正的城市管网统一智能化预警预报,为防洪排涝指挥调度、洪涝风险分析、污染溯源等提供决策辅助服务,实现城市跨领域综合监管。
随着“数据要素X”、“新质生产力”等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了水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核心驱动力,大数据、物联网技术、AI等前沿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水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促进行业间、国际间数字水务建设的技术和经验交流分享,加快构建国内外智慧高效的信息化体系,现定于6月3-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举办“2024数字水务创新论坛”。
四、管网行业将迎发展新机遇
2024年,我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据住建部消息称,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线。
管道展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的供水管道、排水管道、然气管道、供热管道管网的长度就达到近350万公里。若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地下管线检测、修复、巡检等将会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而CCTV机器人、非开挖修复以及智能巡检等设备成为项目完成的关键,也将为地下管网行业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机会和发展前景。
如今,政策“暖风”频吹、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背后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理念在更新,是地下管网改造的材料设备、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迭代,一个巨大的地下管网改造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供水管道呈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供水管道长度从2015年的278.15万公里增长至426.93万公里,供水管道新增长度从2015年的19.08万公里增长至33.52万公里;2022年我国供水管道长度为373.09万公里,供水管道新增长度33.17万公里。
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及增长长度分布数据见下:
管道展指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市政供水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推动下,市政供水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的市政供水系统而努力!2024年6月3-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将举办上海管道系统展,展会围绕管道、阀门等产品,450+品牌企业参与,汇聚经销商、设计院、工程公司、水务水司等领域35,000+专业观众,可以观摩行业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助力企业拓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