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萍乡凭借“海绵城市”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萍乡 :会呼吸 才宜居》。萍乡的万龙湾和五丰河区域,地势低洼,每年遇到暴雨,“城市看海”都是一景。
这些年,每到暴雨季节,一些城市就饱受内涝之苦。从2015年起,我国先后分两批在全国30个城市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洪水管理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再把蓄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
余和平是萍乡的一位摄影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他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其中就有暴雨过后,萍乡“城市看海”的图片和视频。
萍乡萍乡属于我国典型的江南丘陵城市,地处湘赣分水岭。城区被山体围绕,每年大雨来袭,这里都会发生严重内涝和山洪灾害。
严重内涝,“城市看海”,导致每年都有几百家商铺被水淹,汽车被水泡,市民怨声载道,也让萍乡每年一次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城市改造迫在眉睫。2015年,我国开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及时吸水蓄水,等到需要用水时,再把存留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萍乡市积极向国家申报,经过专家评审,成为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申报虽然成功,可是要想建设“海绵城市”,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萍乡的金典城小区位于老城区,过去是水泥、瓷砖铺设的硬化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虽然小区居民对这样的环境也不满意,可是当初政府准备拿这个小区进行试点改造时,却遭到了大部分居民的反对。大家担心施工会破坏原来的绿化,还会影响出行,给生活带来不便。
“海绵城市”建设是新生事物,老百姓对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能够给居民带来什么好处,不清楚,不理解,所以才不支持。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萍乡建设局决定,把自己的家属院作为第一个试验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萍乡建设局家属院是个建成十几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前,道路是普通沥青、普通砖铺设的,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放,花园杂草丛生。
在改造过程中,萍乡建设局家属院把小区路面改换成透水沥青和透水砖。楼顶雨水和路面雨水全部收集到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它比路面低20多厘米,池中种植了即耐旱又耐涝的树木、花草,池底装有渗排管,用植物过滤雨水,洁净的雨水通过渗排管,输送到小区大蓄水池,可用作浇花、洗车等。实现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要求。
萍乡建设局家属院“海绵体”改造完成后,雨天不积水,道路不泥泞,走路不脏鞋,特别是雨水能够净化循环使用,老旧小区换了容颜,令人惊艳。萍乡市不少居民代表前来参观,他们对“海绵城市”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这其中就有当初反对建设“海绵城市”的金典城小区居民姜同武。
姜同武说,去看过后,感觉确实很不错,所以就转变了思想。如果有业主不同意,有疑问和问题,他愿意作为志愿者,给大家做工作。
萍乡市建设局局长、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南开说:“当时金典城群众一家一户,每栋楼是联名签名按手印,这个申请书写了几次,他说一定你们来,我们整个小区提供各种便利,一定要把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
从不相信、不认可、不想建,到争着抢着要建,这是萍乡金典城等一些小区居民的一大转变。如今,建设“海绵城市”在萍乡得到市民理解和支持,“海绵城市”改造在萍乡也得以顺利进行。
萍乡拥有著名的安源煤矿,是百年煤炭城市,地下有巨大采空区,萍乡既有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是全国103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治涝和治旱两个问题都要兼顾。
李南开说:“我们的观点是专业的人要干专业的事,政府要善于引智。一方面是聘请了全国的权威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和顶层设计师,同时聘请了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为整个海绵城市试点全程服务。”
萍乡市聘请北京专家技术团队,制定萍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建设中,老城区和新城区各有招数。新城区的新建住宅、公园绿地等必须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来建,注重系统建设。在老城区,重点修复地下管道,增强雨水渗蓄功能,重点解决内涝和水污染问题,道路绿化隔离带、人行步道,一律采用透水设施。在改造后的玉湖公园,可以看到,路边都有收集雨水的边沟。
收集的路面雨水经过沉淀净化最后流入玉湖,也使玉湖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资金,缺少资金是萍乡在建设“海绵城市”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如何破解资金难题,萍乡市采取了多种方法。对新建小区,在传统施工工艺上,植入海绵元素,由开发商出资;对有回报的项目,组织有实力的企业竞标参与,引进社会资本;对公益项目,主要由政府主导,向银行融资,先后筹集资金40多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萍乡即是煤炭城市,也是工业陶瓷主产区,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的煤矸石和陶瓷废料堆积如山,无法消解,然而这两种材料打碎之后,恰恰适合制作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建设正好用得上,不仅本地使用,还远销省外。
萍乡市副市长、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主任叶华林介绍,到目前为止,萍乡市的上下游海绵产业有60多家,产值已经近50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也让萍乡这个老工矿城市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型。三年试点,萍乡“城市病”得到治理,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如今再走进萍乡金典城小区,彩色透水沥青、透水砖铺路,下沉式绿地花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2018年,萍乡摄影师余和平又拍了很多照片,同样的视角,同样的大雨天,照片的内容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目前,我国选择30个城市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涵盖南北方、东中西、大中小城市,试点城市根据各自的特点都在进行海绵化改造,探索本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社会认可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截至目前,试点城市改造老旧小区2204个,新改建海绵型公园绿地303个,整治和改善河道湖泊215个,改造与建设排水管网3000多公里,试点区域内的48个黑臭水体和345个易涝点已经基本消除。在试点城市带动下,全国465个城市编制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城市的里子和面子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从萍乡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看,建设“海绵城市”既能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也能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目前,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已经完成试点目标和任务。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也需要探索运作模式,还需要强化宣传引导。把城市建设成“海绵城市”,才能经得起暴雨洪水的侵袭,才能更生态,也更宜居。
(来源:央视网 由常邦旅游策划整理编辑)